汽车时报 首页 快讯 查看内容

钢板厚薄和汽车安全有关系吗?真相在此

2017-6-17 19:42| 发布者: robot| 查看: 987| 评论: 0

摘要: “去4S店买车,在钢板上按两下,就证明本身是个老司机了?”问:钢板厚薄和汽车安全有关系吗?答:没有直接关系。一场穿越时空的碰撞我们先来看一个碰撞测试,这是一场2009年为了纪念IIHS成立50周年的实验,用 ...

“去4S店买车,在钢板上按两下,就证明本身是个老司机了?”

问:钢板厚薄和汽车安全有关系吗?

答:没有直接关系。

一场穿越时空的碰撞

我们先来看一个碰撞测试,这是一场2009年为了纪念IIHS成立50周年的实验,用来碰撞的两辆车分别是1959款雪佛兰Bel Air和2009款的迈锐宝,1959款Bel Air绝对算是个大块头,轴距刚刚到达3米,整体长度则到达了5.4米,比当今加长版的宝马7系还要长,而它的车身及重要零部件全部都由钢材组成,整备质量到达近1.7吨。相比之下,有着当代流线型计划的迈锐宝,更像是个脾气温顺的小伙子,让它同爷爷辈的Bel Air面对面举行对撞,貌似很难占到便宜。

碰撞测试以64km/h时速举行,偏置率50%,Bel Air的前挡风玻璃是采用较直立且延伸至侧面,弯曲率较大的玻璃。在A柱收到撞击变形后,前挡风玻璃立马就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由于没有任何缓冲和吸能计划,保险杠已经差不多被挤压进驾驶舱。虽然发动机盖从材料上符合人们喜闻乐见的铁皮厚标准,但结果是一旦这辆汽车产生碰撞,过往行人一定会遭殃。

相比之下迈锐宝碰撞得更严重,整个车头险些变成扁平,但更有经验的车架计划确实卸掉了很多冲击力,发动机在碰撞后明显向下沉,因此驾驶舱险些齐备,碰撞假人的损伤也要比Bel Air小上许多,再加上安全气囊掩护,结果立竿见影。

GOA车身技能

GOA全称Global Outstanding Assessment,是根据世界许多国家的安全标准,结合众多的实际交通案例,反复举行了很多碰撞试验后,研发出来的一项被动安全技能。

其原理是:在碰撞时,汽车以自我牺牲的方法,把冲撞力切断、吸取,再经过整体式车身,把气力匀称疏散至车身各部门骨架,尽可能低落内部空间的变形水平,最大限度掩护座舱中的驾乘者。

目前所有的汽车厂商都在使用这样的布局造车。

由软到硬再到软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搭客出发,与搭客直接接触的部件在碰撞时越软越好,各人不妨想象下垫个枕头撞墙和垫块砖撞墙的区别。

从座椅、安全带、气囊一直延伸至驾驶舱框架,整个框架必须做到足够硬,在碰撞时尽量不变形,保证成员的生存空间。

从驾驶舱框架向车头和车尾延伸,又要开始做到软(相对于驾驶舱框架的硬),这里的软分为两部门,一部门是车身的吸能布局,包罗纵梁,各种加强筋等,我们需要它们在车辆产生碰撞时将能量合理分配至车身并大部门吸取;另一部门是车身的覆盖件,行车安全包罗到对行人的掩护,出于这方面考虑,如今许多车型的前后保险杠使用了塑料或其他非金属布局,而发动机舱盖也被换成了薄型钢板或者铝合金布局甚至是ABS工程塑料。

有人要问了:“你的车软,我的车硬不就行了?”其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量不会凭空消散,如果碰撞时你的车没有吸取能量,那就只能搭客本身来了,后果可想而知。

总结:钢板的厚薄是老司机留给各人的错误观念,行驶安全重要靠各人的安全开车方法,并不是钢板越厚就越安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返回顶部